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。
出处毛泽东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》:“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,以致‘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’,陷入目前的绝路。”
例子刘斯奋《白门柳·秋露危城》第二章:“若闹成个‘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’之局,反而更难收拾!”
基础信息
拼音biǎn dān méi zā,liǎng tóu dǎ tā
注音ㄅ一ㄢˇ ㄉㄢ ㄇㄟˊ ㄗㄚ,ㄌ一ㄤˇ ㄊㄡˊ ㄉㄚˇ ㄊㄚ
繁体扁擔沒紮,兩頭打塌
感情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不稳固,用于口语。
近义词扁担脱,两头虚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高耸入云(意思解释)
- 不骄不躁(意思解释)
- 满腹经纶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外圆内方(意思解释)
- 三长两短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举止娴雅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精明强干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大势所趋(意思解释)
- 骂骂咧咧(意思解释)
- 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(意思解释)
※ 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的意思解释、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说东道西 |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 |
攀龙附凤 | 附:接触、依附。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 |
反哺之私 | 反哺:幼鸟长大后,衔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,报答养育之恩。 |
满腹经纶 | 腹:肚子;经纶:理出丝绪叫经;编丝成绳叫纶。引申为人的才学、本领、谋略等。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。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劳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疑邻盗斧 | 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|
遗形藏志 | 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珠宫贝阙 |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。形容房屋华丽。 |
源源不断 | 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 |
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羽旄之美 |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春去冬来 | 春天过去,冬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尽诚竭节 | 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医术高明。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鹬蚌相争 |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丰功伟绩 | 丰:多;伟:大;显赫。伟大的功勋和成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