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葵啖枣的成语故事


拔葵啖枣

拼音bá kuí dàn zǎo

基本解释拔人家的菜蔬,偷吃人家的枣子。比喻小偷小摸。

出处唐 独孤及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湮谥议》:“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,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拔葵啖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拔葵啖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麻痹大意 巴金《坚强战士》:“我要当心,不能麻痹大意,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。”
骨肉分离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谁知死后缠绵,恩变成仇,害得我骨肉分离,死无葬身之地,我好苦也!我好恨也!”
说东道西 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?”
烽火连年 元·戴良《九灵山房集·二四·登大牢山》:“那堪回首东南地,烽火连年警报闻。”
讴功颂德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罗掘一空 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30回:“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没奈何任他所为。”
以权谋私 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,化公为私。”
叫化子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没衣服,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,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没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
空口无凭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空口无凭的话,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。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