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有所归的成语故事


责有所归

拼音zé yǒu suǒ guī

基本解释谓责任有所归属。

出处明·王守仁《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》:“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,不时巡视闸点,毋得视常虚应故事,傥致疏失,责有所归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责有所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责有所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进种善群 清·张鹤龄《法人篇》:“且变法之后,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,此进种善群之公例,而其效有操券决也。”
识文断字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?别抡荤,看人家笑话。”
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
致远恐泥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”
箪瓢屡空 晋·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。”
用心良苦 清·钱谦益《题怀麓堂诗钞》:“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诗疗之,曰:‘此引年之药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多情善感 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节哀顺变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丧礼,哀戚之至也;节哀,顺变也。君子念始之者也。”
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