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顺人情的成语故事

拼音lǐ shùn rén qíng
基本解释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,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。
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律设大法,礼顺人情。今我以礼教汝,汝必无怨恶。”
礼顺人情的典故
西汉末年,丞相孔光府里府吏卓茂为人十分宽厚,很会人情世故。他因此而做了县令,有人向他报告说亭长收受了他的米肉,他问是主动送礼还是索贿。那人说是主动送礼,法律规定是不能收财物的。卓茂说是主动送的,礼是合乎人情的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礼顺人情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梁孟相敬 | 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每归,妻为具食,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伯通察而异之,曰:‘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,非凡人也。’” |
卵与石斗 | 汉 焦赣《易林 艮之损》:“卵与石斗,麋碎无疑。” |
进种善群 | 清·张鹤龄《法人篇》:“且变法之后,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,此进种善群之公例,而其效有操券决也。” |
新仇旧恨 | 唐 韩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” |
严阵以待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 |
防患于未然 |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 |
遗形藏志 |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 |
学而时习之 |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 |
屈指一算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匆匆过了中秋,雯青屈指一算,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。” |
唯物主义 | 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,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