尸居余气的成语故事


尸居余气

拼音shī jū yú qì

基本解释余气:最后一口气。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,指人将要死亡。也比喻人暮气沉沉,无所作为。

出处《晋书 宣帝纪》:“司马公尸居余气,形神已离,不足虑矣。”


尸居余气的典故

三国后期,8岁的曹芳即位,朝政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执掌,曹爽借机扩大自己的党羽。而司马懿故意装做不理朝政,暗中监视。曹爽的党羽李胜去司马懿家探听虚实,司马懿装出一番尸居余气的模样。曹爽放松了防备,不久被司马懿一网打尽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尸居余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 《宋史·邓绾传》:“笑骂从汝,好官须我为之。”
背腹受敌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无水战之具,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,则我背腹受敌。”
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绝世聪明,有胆有识,今年也是七岁,可怜有才无命。”
雪兆丰年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
惜指失掌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长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”
简明扼要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若空谷之应声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
表里如一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行之以忠者,是事实要着实。”宋 朱熹集注:“以忠,则表里如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