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山超海的成语故事


拔山超海

拼音bá shān chāo hǎi

基本解释拔起高山,超越大海。比喻力量极大。

出处北齐 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持秋霜夏震之威,以拔山超海之力,顾指则风云总至,回眸而山岳削平,虽复旗鼓所临,有征无战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拔山超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拔山超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草衣木食 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,熬枯受淡。”
直言贾祸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坐薪悬胆 《金史 术虎筠寿传》:“中都食尽,远弃庙社,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,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。”
纵横开合 柯灵《向拓荒者致敬》:“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,而笔锋所至,纵横开合,娓娓而谈,从历史掌故……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。”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章炳麟《社会通诠商兑》:“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,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,宁自啖而不足。”
万无一失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百无一是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
巧上加巧
救经引足 荀况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