误人子弟的成语故事


误人子弟

拼音wù rén zǐ dì

基本解释指误导别人的孩子,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。

出处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9回:“先生犯了这样小错,就要打手心,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,岂不都要打杀么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误人子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误人子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分道扬镳 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止戈为武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尔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为武。”
改俗迁风 《梁书·何胤传》:“兼以世道浇暮,争诈繁起,改俗迁风,良有未易。”
冷若冰霜 清 刘鄂《老残游记续集》第二回:“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,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。”
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:“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,若有些儿好歹,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
裾马襟牛 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防患于未然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一塌糊涂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与其顾惜场面,硬充好汉,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,还不如一老一实,揭破真情,自寻生路。”
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
乌合之众 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