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不待时的成语故事

拼音kè bù dài shí
基本解释谓时间紧迫。
出处《天雨花》第21回:“刻不待时遭大祸,叫我三人那里奔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刻不待时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刻不待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星霜屡移 | 唐 高适《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》:“星霜屡移,书奏仍阙。” |
浪迹江湖 |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迹江湖。” |
严阵以待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 |
外圆内方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 |
蝶粉蜂黄 | 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 |
源源不断 |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 |
夫唱妇随 | 《关尹子 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妇者随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囊萤照雪 | 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 |
供不应求 | 《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》:“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,每天生产一至二吨,供不应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