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复推敲的成语故事


反复推敲

拼音fǎn fù tuī qiāo

基本解释多次捉摸,选择最佳方案。

出处《诗话总龟》:“贾岛初赴举,在京师,一日,于驴上得句云:‘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’又欲着‘推’字,炼之未定。”


反复推敲的典故

唐朝时期,诗人贾岛因考试不中就去当和尚,法名无本。他爱好作诗,作诗时十分认真。一次得诗“鸟宿池边树,僧推月下门”,便去请教韩愈,韩愈建议他用“僧敲月下门”,韩愈被贾岛的这种严谨治学所感动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反复推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风流人物 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词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阿谀奉承 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却小器易盈,况且是个小人,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。”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。教然后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挺身而出 《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》:“后数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邻郡,得援军数百,逐其草冠,复有其城,毫民赖是以济。”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长夜之饮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齐威王之时喜隐,好为淫乐长夜之饮。”
穷乡僻壤 宋 曾巩《叙盗》:“穷乡僻壤、大川长谷之间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钱,无告籴之所。”
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哀而不伤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朝令夕改 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