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辨淄渑的成语故事


先辨淄渑

拼音xiān biàn zī miǎn

基本解释淄渑:山东水名,二水味道不同,合流后不易分辨。事先辨别二水的味道。比喻物极必反其源。

出处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口将爽者,先辨淄渑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先辨淄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先辨淄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物阜民安 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夫欲民殷财阜,要在止役禁夺。”
反唇相稽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鹤立鸡群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
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擦肩而过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以弱制强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将苑·将刚》:“善将者,其刚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强,以柔制刚。”
百无一是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
漫不经心 明 朱国桢《涌幢小品 存问》:“近见使者至城外,仅主家周旋,有司漫不经心。”
冲锋陷阵 《北齐书 崔暹传》:“冲锋陷阵,大有其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