莼羹鲈脍的成语故事


莼羹鲈脍

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

基本解释莼:莼菜;脍:切得很细的肉。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。

出处《晋书 文苑传 张翰》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。”


莼羹鲈脍的典故

西晋时期,吴县人张翰才思敏捷,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,经常与朋友外出喝酒聊天,吃莼菜羹与红脍鲈鱼。他曾到洛阳大司马府做官,见官场黑暗,不由得想起家乡的莼羹鲈脍,就毅然辞官,悄悄地回到故乡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莼羹鲈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儿女情多 唐 卢照邻《五悲文 悲穷通》:“项羽帐中之饮,荆卿易水之歌,何壮夫之懦节,伊儿女之情多。”
忧喜交集
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还是大家宝眷,见多识广,比男子汉眼力,到胜十倍。”
肝胆欲碎
来踪去迹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,今番杀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问他,却也怀着鬼胎。”
谦受益,满招损 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延访》:“谦受益,满招损。”
空口无凭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空口无凭的话,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。”
稳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传》:“且虞卿操其两权,事成,操右券以责。”
救经引足 荀况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白发苍苍 唐 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,而视茫茫,白发苍苍,而齿牙摇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