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并日月的成语故事


明并日月

拼音míng bìng rì yuè

基本解释明:光明,明亮。光辉灿烂与日月同辉。

出处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天子者,与天地参,故德配天地,兼利万物,与日月并明,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明并日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明并日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躲躲闪闪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九回:“三人于是躲躲闪闪,联步而行。一面走著,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;再看自己,只觉无穷丑态。”
日月合壁 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
音信杳无 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“盼前程音信杳无。”
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
吉星高照 陈残云《热带惊涛录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,带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
自怨自艾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,于桐处仁迁义。”
取长补短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
信及豚鱼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