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夫所指的成语故事


千夫所指

拼音qiān fū suǒ zhǐ

基本解释为众人所指责。形容触犯众怒。

出处清 章炳麟《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》:“千夫所指,其倾覆可立而期。”


千夫所指的典故

西汉末年,汉哀帝刘欣是个贪图酒色的荒淫无耻的皇帝,他贪图男色,看上侍御史董恭的儿子董贤,因为他漂亮,就让他做大司马,封高安侯,百官通过他才能奏事,董贤动不动就赏人1000两黄金。御史大夫王嘉上书指责他是千夫所指的罪人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千夫所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博学多闻 《文子 精诚》:“虽博学多闻,不免于乱。”
李代桃僵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鸡鸣》: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
挺身而出 《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》:“后数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邻郡,得援军数百,逐其草冠,复有其城,毫民赖是以济。”
空空荡荡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荡荡,冷冷清清。”
嘘寒问暖 冰心《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》:“孩子们安静听话,太太笑脸相迎,嘘寒问暖。”
存而不议 唐·独孤及《仙掌铭并序》:“后代揭厉于玄踪者,聆其风而骇之,或谓诙诡不经,存而不议。”
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遁世离俗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
爱才如渴 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》:“嫉恶甚严,爱才若渴,此韩愈之面目也。”
时易世变 晋 鲁褒《钱神论》:“当今之急,何用清谈?时易世变,古今异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