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口孺子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黄口:儿童;孺子:小孩子。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。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3回:“朕用兵老矣,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!”
例子似你这等黄口孺子,定然不认得,吾是西歧大将军南宫适。(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四回)
基础信息
拼音huáng kǒu rú zǐ
注音ㄏㄨㄤˊ ㄎㄡˇ ㄖㄨˊ ㄗˇ
繁体黃口孺子
感情黄口孺子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,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。
近义词黄口小儿
英语babes and suckling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眼空一世(意思解释)
- 失魂丧胆(意思解释)
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释)
- 鸥鸟不下(意思解释)
- 严刑峻法(意思解释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释)
- 敏而好学(意思解释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释)
- 以身试法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促膝谈心(意思解释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结驷连骑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一寸光阴一寸金(意思解释)
- 惊鸿艳影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志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事与愿违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会少离多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福善祸淫(意思解释)
※ 黄口孺子的意思解释、黄口孺子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高蹈远举 | 意为隐居避世。 |
捻神捻鬼 |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。 |
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 | 饱:吃足;终日:整天。整天吃得饱饱的,什么事也不干。 |
敬业乐群 | 专心学习,和同学融洽相处。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饥肠辘辘 | 饥肠:饥饿的肚子;辘辘:象声词;车轮滚动的声音。肚子饿得咕咕直响;形容十分饥饿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十恶不赦 | 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龙争虎斗 |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赤胆忠心 | 赤:赤诚、真诚;忠:忠诚。形容很忠诚;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胆”。 |
举足轻重 | 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连车平斗 | 形容冗员很多。 |
识时务者为俊杰 |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内心;照:映照,见。以真心相见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