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温听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后以“即温听厉”称面受尊者的教诲。
出处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
例子不得即温听厉,良以为歉。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会遇》
基础信息
拼音jí wēn tīng lì
注音ㄐ一ˊ ㄨㄣ ㄊ一ㄥ ㄌ一ˋ
繁体即温聽厲
感情即温听厉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拨云见日(意思解释)
- 没颠没倒(意思解释)
- 亦复如是(意思解释)
- 不二法门(意思解释)
- 哀而不伤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材轻德薄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千丝万缕(意思解释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少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阳春白雪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走过场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释)
※ 即温听厉的意思解释、即温听厉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样。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;没有一丝热情。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;使人无法靠近。 |
亦复如是 | 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论黄数白 |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。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。极言财富之多。 |
浪费笔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
暮史朝经 | 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。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问。形容非常孤单;没有伴侣。吊:慰问。 |
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精兵强将 | 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