磕头如捣蒜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磕头如同蒜锤捣蒜那么快。形容求饶的狼狈相。
出处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0回:“那吴典恩慌的磕头如捣蒜。”
例子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43回:“两个媳妇磕头如捣蒜,只是说不知道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kē tóu rú dǎo suàn
注音ㄎㄜ ㄊㄡˊ ㄖㄨˊ ㄉㄠˇ ㄙㄨㄢˋ
繁体磕頭如搗蒜
感情磕头如捣蒜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求饶的样子。
近义词磕头如捣
英语kowtow incessantly like the pounding of garlic in a mortar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背腹受敌(意思解释)
- 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释)
- 长夜之饮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以身试法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流离颠沛(意思解释)
- 出头露面(意思解释)
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- 到此为止(意思解释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(意思解释)
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力屈道穷(意思解释)
- 头上末下(意思解释)
- 顾影自怜(意思解释)
- 始终一贯(意思解释)
- 来情去意(意思解释)
※ 磕头如捣蒜的意思解释、磕头如捣蒜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
离经辨志 | 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
夸大其词 | 词:言论。语言夸张;超过事实。 |
快马加鞭 |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酒囊饭袋 | 囊:口袋。装酒装饭的口袋。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辞简意足 | 简:简要;足:充实,完备。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。 |
安步当车 | 安:安详从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当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权当是乘车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。 |
识字知书 | 谓有文化知识。 |
火烛银花 |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