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跳虎卧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文笔、书法纵逸雄劲。
出处南朝 梁 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萧思话书走墨连绵,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。”
例子清·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·取隋》:“灵庆池则有腾掷之势,略见龙跳虎卧气象,尤为妙品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óng tiào hǔ wò
注音ㄌㄨㄥˊ ㄊ一ㄠˋ ㄏㄨˇ ㄨㄛˋ
繁体龍跳虎臥
感情龙跳虎卧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文笔、书法纵逸雄劲。
近义词龙腾虎跃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青天霹雳(意思解释)
- 安适如常(意思解释)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释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释)
- 乌合之众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时至运来(意思解释)
- 鸿儒硕学(意思解释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水中捞月(意思解释)
- 难上加难(意思解释)
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- 现实主义(意思解释)
- 金蝉脱壳(意思解释)
- 勿谓言之不预(意思解释)
※ 龙跳虎卧的意思解释、龙跳虎卧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早出晚归 | 早晨出动,晚上归来。 |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| 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|
好说歹说 |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。 |
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 |
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风流才子 | 风度潇洒,才学出众的人。 |
惊心动魄 |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
百步穿杨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杨:指杨树的叶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娴熟。 |
欺善怕恶 |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