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才练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博学多才,见识练达。
出处唐·崔尚《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》:“夫其通才练识,赡学多闻,翰墨之工,文章之美,皆忘其所能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ōng cái liàn shí
注音ㄊㄨㄥ ㄘㄞˊ ㄌ一ㄢˋ ㄕˊ
繁体通才練識
感情通才练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通材达识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双栖双宿(意思解释)
- 一门心思(意思解释)
- 费尽心思(意思解释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释)
- 意气风发(意思解释)
- 乐道好古(意思解释)
- 流离颠沛(意思解释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释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释)
- 兢兢战战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连珠炮(意思解释)
- 饭囊酒瓮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龙驭上宾(意思解释)
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(意思解释)
- 势在必行(意思解释)
- 横拖倒扯(意思解释)
- 鸡毛蒜皮(意思解释)
※ 通才练识的意思解释、通才练识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浑然一体 | 浑然:完整不可分。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。 |
治丝益棼 |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;结果越整理越乱。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;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。棼:纷乱。 |
逍遥法外 | 不受拘束。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;仍然自由自在。 |
迩安远至 | 迩:近处。指近处的人安乐,远处的人来归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难言之隐 | 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 |
起兵动众 | 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弦外之响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进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玩世不恭 |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。玩世:用消极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;不恭:不严肃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抛砖引玉 | 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到此为止 | 以这里为界限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线上升;向高空飞腾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不治之症 |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 |
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牵肠挂肚 |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。形容非常挂念;不放心。 |
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