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心一腹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一条心。
出处赵树理《三里湾》十六:“你们那家里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心一腹的——也不论公公、婆婆、弟兄们、小姑子,忙起来大家忙,吃起来大家吃,穿起来大家穿,谁也不偏这个不为那个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 xīn yī fù
注音一 ㄒ一ㄣ 一 ㄈㄨˋ
感情一心一腹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(意思解释)
- 识文断字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懒(意思解释)
- 龙飞凤舞(意思解释)
- 敬业乐群(意思解释)
- 一视同仁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释)
- 安于现状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十全大补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视死如归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- 手不释书(意思解释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轻重缓急(意思解释)
- 众所瞻望(意思解释)
- 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※ 一心一腹的意思解释、一心一腹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将计就计 |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
穷家富路 | 指居家应节俭,出门则要多带盘缠,免遭困窘。 |
将功补过 |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口快心直 | 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纷乱如麻 | 麻:麻团。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。 |
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进谗害贤 | 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尽诚竭节 | 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望尘靡及 |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
金玉满堂 | 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土生土长 | 当地生长的。 |
慢条斯理 |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
连车平斗 | 形容冗员很多。 |
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