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振聋启聩振聋启聩的意思
zhènlóngkuì

振聋启聩



振聋启聩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聩:耳聋。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指力量强大。

出处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六章:“创办一个《民心日报》,想在舆论方面,多做些振聋启聩的工作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zhèn lóng qǐ kuì

注音ㄓㄣˋ ㄌㄨㄥˊ ㄑ一ˇ ㄎㄨㄟˋ

感情振聋启聩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力量大。

近义词振聋发聩、启聩振聋

英语awaken the deaf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振聋启聩的意思解释、振聋启聩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户限为穿 户限:门槛;为:被。门槛都踩破了。形容进出的人很多。
肝胆欲碎 欲:将要。肝和胆将要破碎了。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。
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
一干二净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
半吊子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
铺天盖地 铺:把东西散开;盖:笼罩;遮蔽。遮住天;盖住地。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。来势猛烈。也作“遮天盖地”。
官僚主义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,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。
作乱犯上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
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。
白发苍苍 苍苍:灰白色。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。
有目共睹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
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
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
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马牛其风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
之子于归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
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
升官发财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
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 将:统率,指挥。比喻越多越好。
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
当头棒喝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
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
麻木不仁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
束身受命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
哀兵必胜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
势在必行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
天下为一 一:统一。指国家统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