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ǎn

典礼


拼音diǎn lǐ
注音ㄉ一ㄢˇ ㄌ一ˇ

繁体典禮
词性名词


典礼

词语解释

典礼[ diǎn lǐ ]

⒈  隆重地举行的仪式。

开学典礼。

ceremony; celebration;

引证解释

⒈  制度礼仪。

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,而观其会通,以行其典礼。”
《后汉书·延笃传》:“朝则诵 羲文 之《易》, 虞 夏 之《书》,歷 公旦 之典礼,览 仲尼 之《春秋》。”
宋 司马光 《稷下赋》:“修先王之典礼,践大圣之规模,德被品物,威加海隅。”
《元典章·兵部三·铺马》:“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,尤宜重其典礼。”

⒉  指某些隆重仪式。

《清史稿·礼志八》:“二月, 文华殿 成,举行典礼。”
赵树理 《登记》四:“隔了一天,区公所通知村公所,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,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,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。”

⒊  掌管礼仪。

《孔子家语·五帝德》:“﹝ 帝尧 ﹞富而不骄,贵而能降, 伯夷 典礼, 夔 龙 典乐。”
《史记·郑世家》:“夫 齐,姜 姓, 伯夷 之后也, 伯夷 佐 尧 典礼。”

⒋  指掌管礼仪之官。 周 时为太史。
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命典礼考时月,定日,同律,礼,乐,制度,衣服,正之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典礼之官,於 周 则太史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典礼[ diǎn lǐ ]

⒈  公开且庄重的仪式。

如:「每年元旦,总统府前都会举行升旗典礼。」

仪式

⒉  典法礼仪。

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,而观其会通,以行其典礼。」
《文选·曹植·七启八首之八》:「赞典礼于辟雍,讲文德于明堂。」

⒊  职官名。掌管礼仪,清末有典礼院,由礼部改设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典礼"的意思解释、典礼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绿油油的蔬菜,那是农民付出后的收获;世界的和平,那是革命军付出后的收获;站在颁奖典礼上的人们,那是他们付出后的收获;我们这些默默付出的孩子们,更加少不了收获。

2.之前,他也赢得过一些奖项,包括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唱作人银奖。

3.小学毕业典礼上,同学们互相祝福,六年来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。

4.中新社台北1月10日电(记者邢利宇路梅)有26年历史、被*弯出版界认为最具指标性的年度奖项——开卷好书奖,10日在台北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。

5.你18岁时,她在你的中学毕业典礼上哭了。你对她的报答是:外面通宵达旦地参加聚会。

6.还有前不久还和湖南台合作搞了个娱乐类的颁奖典礼。

7.美国的其他重要的颁奖典礼,如音乐界的格莱美奖、电视界的艾美奖、以及戏剧界的托尼奖的身上都有学院奖的影子。

8.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闭幕典礼并宣布运动会闭幕,并将东亚运动会会旗交给下届东亚运东道主天津市市长黄兴国。

9.在今年澳网的颁奖典礼上,你像兄弟一样地安慰罗杰.

10.毕业典礼后,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