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道扬镳
词语解释
分道扬镳[ fēn dào yáng biāo ]
⒈ 扬镳:驱马前进。
英separate and go different ways;
⒉ 指分路而行。
⒊ 比喻志趣目的不同而分别行事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分路扬鑣”。
⒉ 分道而行。
引《魏书·拓跋志传》:“﹝ 拓跋志 ﹞与御史中尉 李彪 争路…… 高祖 曰:‘ 洛阳 我之 丰 沛,自应分路扬鑣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’”
《文明小史》第五五回:“吃了一顿中饭之后,各人穿各人的长衫,和 秦 王 二人分道扬鑣。”
蔡东藩 许廑父 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五九回:“除 唐督 留守外,第一军总司令 蔡锷,先向 四川 进发,第二军总司令 李烈钧,亦向 广西 进发,分道扬镳,为国效力去了。”
⒊ 才力相当,各有千秋。
引《南史·裴子野传》:“兰陵 萧琛 言其评论可与《过秦》、《王命》分路扬鑣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兵部·武臣好文》:“时 汪太函、王弇州,并称其文彩,遂儼然以风雅自命。幕客 郭造卿 辈,尊之为 元敬 词宗先生,几与縉绅分道扬鑣。”
清 王士禛 《古诗笺·凡例》:“明远 篇体惊奇,在 延年 之上。 谢 之与 鲍,可谓分路扬鑣。”
⒋ 犹独树一帜,各行其是。 《北史·文苑传序》:“梁 自 大同 之后,雅道沦缺,渐乖典则,争驰新巧。
引简文、湘东 启其淫放, 徐陵、庾信 分路扬鑣。”
顾笑言 等《李宗仁归来》第三章:“这一夜, 李宗仁 一直没有合眼。他先是在屋中踱步,回忆着与 蒋介石 勾心斗角,屡屡遭到暗算的往事,一个与其分道扬镳的腹案,渐渐形成。”
国语辞典
分道扬镳[ fēn dào yáng biāo ]
⒈ 比喻各人依其志向,各奔前程。参见「分路扬镳」条。
引《文明小史·第五五回》:「吃了一顿中饭之后,各人穿各人的长衫,和秦、王二人分道扬镳。」
近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各走各路
反并肩前进 携手合作 志同道合
相关成语
- kāi dāo开刀
- shēng wén声闻
- qiān yǐn牵引
- biàn huì便会
- chū ěr fǎn ěr出尔反尔
- zhèi xiē zǐ这些子
- shān lù山路
- fù guó负国
- yī yī bù shě依依不舍
- dīng shēn qián丁身钱
- nán shǐ南史
- fēi fēi飞飞
- shùn lǐ chéng zhāng顺理成章
- dū lì督励
- shè xiāng cōng麝香骢
- lì yòng力用
- gǎi jiàn改建
- rén yún yì yún人云亦云
- zào xuè造血
- táo zhī yāo yāo逃之夭夭
- jìn huà进化
- guài wù xiāng怪物相
- yī miàn一面
- zhèng shì正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