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避重就轻避重就轻的意思
zhòngjiùqīng

避重就轻


拼音bì zhòng jiù qīng
注音ㄅ一ˋ ㄓㄨㄥˋ ㄐ一ㄡˋ ㄑ一ㄥ

成语解释 避重就轻

繁体避重就輕


避重就轻

词语解释

避重就轻[ bì zhòng jiù qīng ]

⒈  躲开重要的,承担次要的,也指回避要害问题,只谈无关重要的。

avoid the heavy and choose the light; choose esier way;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避开较重的责任,拣轻的承担。

《唐六典·工部尚书》:“少府监匠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,将作监匠一万五千人,散出诸州,皆取材力强壮,技能工巧者,不得隐巧补拙,避重就轻。”
《大明律附例》卷四:“凡军民驛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,并以籍为定,若诈冒脱免,避重就轻者,杖八十。”
徐特立 《纪念“五四”对青年的希望》:“如果避重就轻,弃难择易,则将一事无成。”
亦作“避重逐轻”。 《元典章·兵部三·站户别投户事》:“各站额设车正贴人户,有近上富实,有丁力站户,避重逐轻,或弟或兄,擅自将本户分房家口。”

⒉  谓躲开要害问题,只谈次要的事。

《红楼梦》第一〇二回:“想是忒闹得不好,恐将来弄出大祸,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,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,也未可知。”
清 吴炽昌 《客窗闲话续集·义盗》:“我因盗党採花,必败,避重就轻,故认此案。”
草明 《乘风破浪》第十五章:“他不敢无保留地揭发 老冯,只是避重就轻,因此他也受到同志们的严肃的批评。”

国语辞典

避重就轻[ bì zhòng jiù qīng ]

⒈  避开艰难繁重的工作或责任,而选择轻松容易的。或指避开主要的问题,而只谈些无关紧要的事。

《红楼梦·第一〇二回》:「恐将来弄出大祸,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。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六回》:「禀帖上,又说柳知府许多坏话。说他如何疲软,等到闹出事来,还替他们遮掩,无非避重就轻,为自己开脱处分地步。」

避实击虚

分字解释


※ "避重就轻"的意思解释、避重就轻是什么意思由学术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怕丢面子,怕得罪人,提意见建议避重就轻;检查工作不看现场和实绩,看文件、资料多少,文字资料越多说明工作越优秀;开展调研走过场,调研报告不切实际,大篇幅应用复制粘贴;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。

2.在审讯室内,刘某和杨某表现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,对民警的提问不是避重就轻地回答就是拒不回答。

3.如果整改措施大而化之、笼而统之,整改行动避重就轻、避难就易,那么不仅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、兑现承诺,而且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广大官兵的信心。

4.我们有了错误,应认真检查,决心改正,不能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。

5.确保新闻及资讯不会沦为任何团体的专利品,也不会被包装成只顾煽情、偏重娱乐性和避重就轻的商品。

6.参加义务劳动,同学们都要完成各自的任务,谁也不能挑肥拣瘦,避重就轻。

7.这个嫌犯交代犯罪行为时避重就轻,闪烁其词,意图为自己开脱罪名。

8.而邱泽对于前女友坦言被他伤得最重,仍然避重就轻,只说自己不成熟,一点也不认给对方带来了多大痛苦,“不敢确认当年是否真的伤害过对方”。

9.他为人奸滑懒惰,每次大扫除,总是避重就轻,很为同学们不齿。

10.组织训练避难就易、避重就轻,危不施训、险不练兵,人为降标准,消极保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