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别离
[明代]:陈瑚
久别离,别离不见成伤悲。雒溪采葛女,远寄日南絺。
缭绕千百尺,一尺一相思。精诚感天天不违,韩凭之妻化为连理枝。
其上有鸟啼雄雌。人亦有言,山高水深。山亦不高,水亦不深。
自古至今,高深者心。天地有穷时,此心无终极。一年复一年,一日复一日。
一日复一日,花落又花开。川流何时回,人去何时来。
狐之无知,尚死首丘。龙之矫矫,终复其仇。舜巡苍梧,崩于何所?
二女有泪,滴成湘浦。不见所思,如此其苦。所思不见,不如不思。
今日白发,昨日青丝。中心之灰谁知之。
久别離,别離不見成傷悲。雒溪采葛女,遠寄日南絺。
缭繞千百尺,一尺一相思。精誠感天天不違,韓憑之妻化為連理枝。
其上有鳥啼雄雌。人亦有言,山高水深。山亦不高,水亦不深。
自古至今,高深者心。天地有窮時,此心無終極。一年複一年,一日複一日。
一日複一日,花落又花開。川流何時回,人去何時來。
狐之無知,尚死首丘。龍之矯矯,終複其仇。舜巡蒼梧,崩于何所?
二女有淚,滴成湘浦。不見所思,如此其苦。所思不見,不如不思。
今日白發,昨日青絲。中心之灰誰知之。
唐代·陈瑚的简介
陈瑚(1613—1675)明末清初学者,与同里陆世仪、江士韶、盛敬齐名,被人合称为“太仓四先生”。字言夏,号确庵、无闷道人、七十二潭渔父,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。崇祯十六年(1643)举人。其父邃于经学,家教有法。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,论学相辩驳,贯通五经,务为实学。又善横槊、舞剑、弯弓、注矢,其击刺妙天下。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,年六十二岁。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。卒后门人私谥其为“安道先生”。在光绪年间,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,建立四先生祠,春秋致祭,以示敬仰。《清史》有传。
...〔
► 陈瑚的诗(49篇) 〕
两汉:
佚名
辰出街头,酉归堂内,切须规矩随身。志诚香火,早晚去朝真。
遍历名山福地,不耻问、参访高人。休夸逞,断除人我,心地放教平。
辰出街頭,酉歸堂内,切須規矩随身。志誠香火,早晚去朝真。
遍曆名山福地,不恥問、參訪高人。休誇逞,斷除人我,心地放教平。
宋代:
王存
倦宦归来故国春,北楼千尺绝飞尘。江山雄伟增人气,城壁萧条类此身。
眼底交游随物老,樽前歌舞逐时新。十年旧事无人问,目送斜阳下广津。
倦宦歸來故國春,北樓千尺絕飛塵。江山雄偉增人氣,城壁蕭條類此身。
眼底交遊随物老,樽前歌舞逐時新。十年舊事無人問,目送斜陽下廣津。
明代:
张家玉
凛烈寒威战碧苍,萧萧原野尽荒凉。秾桃嫩李纷零落,独看青松不避霜。
凜烈寒威戰碧蒼,蕭蕭原野盡荒涼。秾桃嫩李紛零落,獨看青松不避霜。
宋代:
释如珙
尘中辨主问岩头,心识如何曾得休。
鼻孔眼睛都要见,铜沙锣里满盛油。
塵中辨主問岩頭,心識如何曾得休。
鼻孔眼睛都要見,銅沙鑼裡滿盛油。
明代:
程敏政
宴罢宾兴日未斜,颀然丰采动京华。大鹏水击三千里,雏凤文腾五色霞。
秋月再分丹桂粟,春风偏上紫荆花。相期更写琼林会,趁取才人两鬓鸦。
宴罷賓興日未斜,颀然豐采動京華。大鵬水擊三千裡,雛鳳文騰五色霞。
秋月再分丹桂粟,春風偏上紫荊花。相期更寫瓊林會,趁取才人兩鬓鴉。
宋代:
王炎
花枝破蕾作轻红,渐有春愁入眼中。
傥可登楼销暇日,幸无举扇障西风。
花枝破蕾作輕紅,漸有春愁入眼中。
傥可登樓銷暇日,幸無舉扇障西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