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监宪
[清代]:刘鹗
乱鸦忽收声,群鹊逐我屋。俄传报捷来,渠魁已就戮。
生民久涂炭,郡邑久陵谷。道路少人行,冤鬼白昼哭。
抚时乱已极,在理往必复。桓桓邝将军,骁勇时所独。
将军固可嘉,主宪多盛福。上天既悔祸,盗贼亦厌乱。
何况天下心,乱极重思汉。五羊号雄藩,地列江右半。
鱼盐足富利,戎马素强悍。宪君居是间,九载屡克叛。
运筹多玄机,临事有成算。声名达宸聪,美誉流汗漫。
西江望旌旗,如望雨济旱。政宜挥千金,谈笑遣黥灌。
乘机捣豫章,克复在夕旦。笑提叛臣头,庾岭作京观。
千秋万古间,留得路人看。勋业垂无穷,人生如露电。
亂鴉忽收聲,群鵲逐我屋。俄傳報捷來,渠魁已就戮。
生民久塗炭,郡邑久陵谷。道路少人行,冤鬼白晝哭。
撫時亂已極,在理往必複。桓桓邝将軍,骁勇時所獨。
将軍固可嘉,主憲多盛福。上天既悔禍,盜賊亦厭亂。
何況天下心,亂極重思漢。五羊号雄藩,地列江右半。
魚鹽足富利,戎馬素強悍。憲君居是間,九載屢克叛。
運籌多玄機,臨事有成算。聲名達宸聰,美譽流汗漫。
西江望旌旗,如望雨濟旱。政宜揮千金,談笑遣黥灌。
乘機搗豫章,克複在夕旦。笑提叛臣頭,庾嶺作京觀。
千秋萬古間,留得路人看。勳業垂無窮,人生如露電。
唐代·刘鹗的简介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
...〔
► 刘鹗的诗(249篇) 〕
唐代:
苏颋
在昔尧舜禹,遗尘成典谟。圣皇东巡狩,况乃经此都。
楼观纷迤逦,河山几萦纡。缅怀祖宗业,相继文武图。
尚德既无险,观风谅有孚。岂如汾水上,箫鼓事游娱。
在昔堯舜禹,遺塵成典谟。聖皇東巡狩,況乃經此都。
樓觀紛迤逦,河山幾萦纡。緬懷祖宗業,相繼文武圖。
尚德既無險,觀風諒有孚。豈如汾水上,箫鼓事遊娛。
明代:
陈子升
长堤犹忆直如弦,学士蒙恩剩赐钱。窥月似分桥廿四,徙溟谁击水三千。
清尘漠漠银鱼影,碧草深深石马烟。已觉春风悬荔颗,攀枝全借烛龙然。
長堤猶憶直如弦,學士蒙恩剩賜錢。窺月似分橋廿四,徙溟誰擊水三千。
清塵漠漠銀魚影,碧草深深石馬煙。已覺春風懸荔顆,攀枝全借燭龍然。
明代:
朱诚泳
霄汉勋名喜致身,薇垣望重自西秦。心应许国终怀赤,鬓为忧民早博银。
公道定知归太史,清朝无愧作閒人。从今勘破黄粱梦,习静虚堂养谷神。
霄漢勳名喜緻身,薇垣望重自西秦。心應許國終懷赤,鬓為憂民早博銀。
公道定知歸太史,清朝無愧作閒人。從今勘破黃粱夢,習靜虛堂養谷神。
明代:
童轩
丹山出异鸟,文采光陆离。高飞薄霄汉,虞网巧空施。
昔当有虞氏,此鸟曾来仪。一鸣恊韶乐,千载应昌期。
丹山出異鳥,文采光陸離。高飛薄霄漢,虞網巧空施。
昔當有虞氏,此鳥曾來儀。一鳴恊韶樂,千載應昌期。
宋代:
郑玠
身为俗吏趋行部,手艺名香祝有年。
五色雀飞庆荐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
身為俗吏趨行部,手藝名香祝有年。
五色雀飛慶薦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