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谢逸的诗 > 西江月·送朱泮英

西江月·送朱泮英

[宋代]:谢逸

青锦缠条佩剑,紫丝络辔飞骢。入关意气喜生风。年少胸吞云梦。

金阙日高露泣,东华尘软香红。争看荀氏第三龙。春暖桃花浪涌。

西江月·送朱泮英鉴赏

  谢逸词是以轻倩婉媚为风格特色的,但是此词则属例外,显得豪迈飘逸,朝气勃勃。这可能是作者抒写壮怀宏愿的少时之作。

  上片抒发风华正茂的旺盛意气。“青锦缠条佩剑,紫丝络辔飞骢。”意谓所佩之剑是以青色锦条装饰的,而所骑之马则是用紫色丝绦做成的缰绳。一开头这两句,表现出作者少时,既好读书,又重仗剑交游,颇有李白那种傲岸不群的自由解放精神。第三句更把这种精神明确点示出来了:“入关意气喜生风”。这和李白诗“意气人所抑,冶游方及时”,无疑同声同调,一脉相承。“年少气吞云梦”这一句,再进一步把他的少年意气作了形象化的渲染,与前面一句构成点染写法。“云梦”,为古泽名,在湖北安陆县南,本二泽,合称云梦。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云:“云梦者,方九百里。”又云:“秋田乎青丘,榜徨乎海外,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蒂芥。”此处作者显系化用《子虚赋》之语,来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,气概不凡。

  下片想象科考及第的金色美梦。“金阙日高露泫,东华尘软香红。”“泫”,露光,谢灵运诗有“花上露犹泫”句;“东华”,东华门,为宋东京宫城东面之门的名称。这过片两句意谓:将来赴宫阙廷试高中,宴开琼林,那时空中红日朗照,花枝树叶上的露滴也辉耀着五采,何等惬意;新进士们骑马进入东华门,出游天街,红尘软绣,又何等荣光。这正如苏轼《送蜀人到殿》所写的:“一色杏花红十里,新郎君去马如飞。”接着“争看荀氏第三龙”一句,更点明自己确是为雁塔题名的进士,即在幻想中成龙了。按东汉荀淑有子八人,皆备德业,时称八龙。也许,谢逸排行第三(姑作如是设想,待考),便借用荀氏八龙自称“第三龙”。歇拍“春暖桃花浪涌”,既为写景佳句,结得有韵味,也寓有高中之意,表达了作者的自得情怀。《三秦记》云:“河津一名龙门,桃花浪起,鱼跃而上之,跃过者为龙,否则点额而已。”当时,作者自信未来如鱼跳龙门,定会跳过去而化为龙的,科举仕途将一帆风顺。然而,后来的事实证明,尽管他才气横溢,学识渊博,却屡试不第,只得以诗文自娱,少年时的金色美梦彻底幻灭了。

  此词具有如此豪迈飘逸的风致,是由它的题材社会意义广泛及作者抒写的壮怀宏愿所决定的。这也说明了,即使如“远规《花间》,逼近温、韦”(薛砺若《宋词通论》)的婉约派词家谢逸,亦能写出豪放词,在词风上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。

谢逸简介

唐代·谢逸的简介

谢逸(1068-1113,一说1010-1113)字无逸,号溪堂。宋代临川城南(今属江西省抚州市)人。北宋文学家,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。与其从弟谢薖并称“临川二谢”。与饶节、汪革、谢薖并称为“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”。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,人称“谢蝴蝶”。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,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。与汪革、谢薖同学于吕希哲,刻苦磨砺,诗文俱佳。两次应科举,均不第。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,年四十五。

...〔 ► 谢逸的诗(228篇)

猜你喜欢

安乐窝中吟 其六

宋代邵雍

安乐窝中春不亏,山翁出入小车儿。水边平转绿杨岸,花外就移芳草堤。

明快眼看三月景,康强身历四朝时。凤凰楼下天津畔,仰面迎风倒载归。

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 其一

宋代袁说友

虚名误壮夫,黄金变颜色。谁欤帛米谋,困此刍狗迹。

安和一榻上,精神馀笔力。我欲造之深,剧谈忘漏刻。

采桑子 其二

赵文漪

春光暗把流年换,休解相思。红豆开时。好趁东风折一枝。

云涯望里长干路,乍怯单衣。细雨霏微。旧日池台燕未归。

白马渡

宋代洪皓

国步日多事,霜露任沾衣。

留落十五年,至今方北归。

题兰砌图为陈仲慈

明代李孙宸

雨露犹传奕叶光,谢庭楚泽竞芬芳。握来会起明光草,不向猗兰论国香。

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

明代李寄

谁爱琼林数点鸦,灞桥驴背洛阳车。泠泠行触风前絮,缓缓归看陌上花。

玉佩金鱼将换酒,绿蓑青笠正浮家。分笺客斗新诗句,七步应输手八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