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张公硕廷直息轩
[宋代]:释道潜
涪翁六蓺学,力可当万人。施州亦英特,文武备一身。
风味真颉颃,宛然喜相亲。诗坛尝屡战,妙誉倾缙绅。
涪翁往播迁,风义颇凋沦。施州奋不顾,伏腊赒且勤。
霜雪槁群木,凛然见松筠。施州归夜台,遗编照青春。
嗟我独不识,览卷徒悲辛。有子绍门户,飘飘气方振。
能文得父风,作语殊不陈。流源日疏凿,岂易量涯津。
结庐依通衢,隔墙闹蹄轮。颓然小轩上,息偃全天真。
男儿功名志,蠖屈终一申。谁能效急急,俛仰车马尘。
涪翁为子名,高意庶可循。
涪翁六蓺學,力可當萬人。施州亦英特,文武備一身。
風味真颉颃,宛然喜相親。詩壇嘗屢戰,妙譽傾缙紳。
涪翁往播遷,風義頗凋淪。施州奮不顧,伏臘赒且勤。
霜雪槁群木,凜然見松筠。施州歸夜台,遺編照青春。
嗟我獨不識,覽卷徒悲辛。有子紹門戶,飄飄氣方振。
能文得父風,作語殊不陳。流源日疏鑿,豈易量涯津。
結廬依通衢,隔牆鬧蹄輪。頹然小軒上,息偃全天真。
男兒功名志,蠖屈終一申。誰能效急急,俛仰車馬塵。
涪翁為子名,高意庶可循。
唐代·释道潜的简介
释道潜,本名昙潜,号参寥子,赐号妙总大师。俗姓王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(《续骫骳说》)。一说姓何,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南)人(《咸淳临安志》卷七○)。幼即出家为僧,能文章,尤喜为诗。与苏轼、秦观友善,常有倡和。哲宗绍圣间,苏轼贬海南,道潜亦因诗获罪,责令还俗。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一一○一),曾肇为之辩解,复为僧。崇宁末归老江湖。其徒法颖编有《参寥子诗集》十二卷,行于世。
...〔
► 释道潜的诗(388篇) 〕
明代:
童轩
曾是陶公手种来,山中风雨老莓苔。伫看贡入明堂用,还似当年宰相才。
曾是陶公手種來,山中風雨老莓苔。伫看貢入明堂用,還似當年宰相才。
明代:
郭之奇
龙门通世好,虎刹获新观。会晤缘非偶,登临足未艰。
层峰随野眺,曲涧恣幽盘。风入陵通气,日归寺隐峦。
龍門通世好,虎刹獲新觀。會晤緣非偶,登臨足未艱。
層峰随野眺,曲澗恣幽盤。風入陵通氣,日歸寺隐巒。
元代:
胡天游
昔我之来柳依依,今我之别山川落叶声离离。停杯抚剑不能别,此别不饮将何如。
长鱼横盘尾如帚,六龙行炙膳夫手。我自长歌子有酒,男儿快意三百杯。
昔我之來柳依依,今我之别山川落葉聲離離。停杯撫劍不能别,此别不飲将何如。
長魚橫盤尾如帚,六龍行炙膳夫手。我自長歌子有酒,男兒快意三百杯。
:
顾大申
一剑收秦鹿,秋风万里心。悲歌谁掩泣,壮士已成禽。
井邑新丰旧,龙蛇大泽深。残碑埋野戍,雪后此登临。
一劍收秦鹿,秋風萬裡心。悲歌誰掩泣,壯士已成禽。
井邑新豐舊,龍蛇大澤深。殘碑埋野戍,雪後此登臨。
近现代:
吕碧城
已信潮音是梵音,沧浪淘洗去来今。百年身世此沉吟。
揭地蛮烟谁扣马,稽天狂海待填禽。楼船高处怕登临。
已信潮音是梵音,滄浪淘洗去來今。百年身世此沉吟。
揭地蠻煙誰扣馬,稽天狂海待填禽。樓船高處怕登臨。